传统手术的肝脓肿或胆道引流, 常使用硅胶管或T型管(图1),本文介绍的是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这是一种用微创技术达到引流(肝脓肿,胆道引流)目的的方法。所用引流管如图2所示。
?图3, 图4, 随一步法经皮导入器穿刺直接带入胆道引流管,该方法虽然简单,但穿刺针粗大,外径达1.2mm,对肝脏损伤明细显。应用范围有限。
?
图5是二步法经皮导入器的使用,可用于各类需要经皮肝穿的情形,在胆道阻塞而肝内胆管扩张不明显情况下,价值更显。先用细针(穿刺针外径仅为0.71mm)对肝脏穿刺,因为这种穿刺往往需很多次才能成功(尤其是在肝内胆管扩张不明显时),这样可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损害,穿刺进入正确靶点后, 比如肝内胆管,先沿穿刺针导入微导丝(0.018inch),导引鞘套装,最后导入0.038inch的导丝,然后以此导丝为轨道,进行胆道引流 。
?
?
具体操作时可首先在胆道引流管内插入尼龙弹性体加硬套管,以防导丝从引流管侧孔窜出,然后在0.038inch的导丝末端, 插入引流管尼龙弹性体加硬套管组合,沿导丝前行至尖端到达所需位置后可退出0.038inch的导丝和尼龙弹性体加硬套管,收紧拉线,按下锁扣,维持胆道引流管末端的猪尾巴构型,以防引流管脱出。
胆道引流有内外引流之分,前者完全把胆汁引流到体外,但胆汁是一种消化液,帮助我们脂溶性维生素吸收(Vit A、D、E、K)从而影响一些生理学功能,比如凝血。长期体外引流,也可能导致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多数情况下,外引流只是作为阻塞性黄疸或恶性肿瘤术前的一种姑息疗法或其它良性病变的临时举措,暂时缓解黄疸的症状,减轻胆汁的毒性作用。对于良性病变所致的黄疸,最好内引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
如果只是外引流, 导管尖端可位于肝内胆管, 肝总管, 胆总管,只要是在阻塞部位以上即可,而作为内引流则要求, 引流管位于阻塞部位以下,比如十二指肠。
?
?
?
在皮肤上以适当方式固定胆道引流管并接上相应的引流延长管和引流袋。
?
胆道引流也可以通过内镜进行,包括内镜鼻胆管引流术(外引流)和内镜胆管支架引流术(内引流),本文对此不作详细介绍。